先道艺术网
资讯
当前关键词
在当代中国画坛,卢平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个案:她生长于川渝文化的灵秀土壤,在北京画院的学术氛围中淬炼成熟;其创作生涯,始终贯穿着对“工”与“写”“墨”与“彩”“传统”与“现代”等多重辩证关系的深刻探索。这条从巴蜀到京华的道路,不仅是地理空间的位移,更是一场在中国水墨本体上不断坚守与开拓的精神跋涉。
北京中山书画社免费进行国画,书法基础知识的培训。零基础开始,从讲授梅兰竹菊的技法入手,所有对书画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参与。第一期课程:梅、兰、竹、菊技法。由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卢平老师讲授。
关键词:卢平
CCTV老故事频道播出,“北京史诗”大型历史画《躬耕藉田》创作纪实,本片集中展示画家纪清远、卢平夫妇在绘制清朝顺治皇帝于先农坛率领众臣行耕藉礼的创作过程。
画家卢平女士  【许先专稿】人物画是中国画中难度较大的画种,而将西画融入中国画“创新”之中则更难。但画家卢平女士却偏要挑战它。  卢平女士是位学者型画家,聪明,英气。她对人物画的感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会意和发自灵腑的欲知;她将人物自然的无言大美、水墨语言的玄化鸿蒙当成如诗般的律动,贮存于胸中,凝练于笔端;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她强调中西艺术融合,...
关键词:卢平
今年8月24日,由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为首都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次《建都北京》的大型系列创作,每一个朝代大概都有两幅,甚至更多的作品。 今天书画君“遇见”了纪清远、卢平老师,他们所创作的《躬耕藉田》便是清代的四幅作品中的一幅,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有怎样的构思和想法,其中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在北京地铁百子湾站,进站厅南侧的墙壁上,一幅高3米、长24米的大型壁画十分醒目——画中有100个笑逐颜开的童子,他们有的在弹琴,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玩耍,形态各异,生动传神。每天总有一些步履匆匆的乘客会因为这幅画而放慢脚步。 这幅名为《百子图》的画作,是由北京画院著名画家纪清远、卢平夫妇与他们的学生鲁滕滕合作完成的。纪清远说,“百子图”与“百子湾”谐音,这幅作品表达了创作者对过往乘客的美好祝福...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督办,《艺术市场》美术馆主办、《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 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协办的“对白 ——当代书画伉俪名家邀请展”于2016年8月9日15:00在《艺术市场》美术馆拉开帷幕。
2001年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总理访问四国归来时,在他的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总理身后悬挂的中国画,便是纪清远和卢平共同创作的《版纳风情》。
纪清远先生是纪晓岚六世孙,他和他的夫人卢平女士,是北京书画界鼎鼎大名的伉俪画家,都是北京画院的一级美术师,在他们的作品,正是体现了美和术的完美结合。
卢平和纪清远一见钟情,也许是老天爷对卢平的恩宠,把这位才貌双全的优秀青年送到了她的眼前。他俩双双堕入了爱河。演绎了一段京城才子与四川美院高材生,现代版的才子配佳人的浪漫故事。被美术界传为佳话。
上一页123下一页
图片新闻
©2014-2025 www.xda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德艺先道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54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3546号
德艺先道艺术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