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道艺术网
资讯
当前关键词
在北京地铁7号线百子湾站,行色匆匆的乘客往往会被车站里那幅高3米、长24米的大型壁画所吸引。这幅壁画的作者,是北京画院著名画家纪清远卢平夫妇,和他们的学生鲁滕滕。
如果您留心北京画坛,或是参观过北京纪晓岚故居,或是坐过地铁七号线在百子湾站下过车,那您一定看到过纪清远先生的画作、书法,不动声色的笔触,渗透着非凡的气势;形神兼备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画面背后的沧桑、文化积淀和内涵,让人常常观赏许久,仍然惊叹其中的恢弘气势和深远意义。
纪清远先生之所以走上专业画家的道路,和他的恩师蒋兆和先生不无关系。蒋兆和先生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当年,作为在中央美术学院作“流水”教学的教授蒋兆和先生从来没有在家收留弟子的习惯,但纪清远却成为一个例外。他刚20岁就有幸得到蒋先生手把手的教诲,成为蒋兆和先生的入室弟子了。
卢平在画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探索艺术的脚步。她说,“我十分欣赏天道酬勤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朝一夕,要靠长期的实践磨练,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迷惘与顿悟、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让画家和他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卢平
——记著名国画家纪清远和卢平夫妇 在他们的画室,记者看到除了作品和女儿的相片之外,还有一张就是俩人的合影。照片上俩人的目光是那么地深情和真挚,纪清远的手轻轻地搭在卢平的肩上显得那么地亲切和呵护。多年来,他们不仅在生活上相濡以沫,而且在艺术上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体验着艺术追求的困惑与顿悟、艰辛与喜悦。 谈到俩人的相识、相爱过程,纪清远笑道:“那是在1982年,我随周思聪老师及几位画家到成都,四川...
谈到六世祖时,纪清远给记者朗读了一首诗: 文章敢道眼分明,辽海秋风愧有生。 惟有囊中留石片,敲来幸不带铜声。 这是纪清远十分喜欢祖上的一首诗作,他说:“石片即砚台,文达公平生最喜集砚,自称书房为九十九砚斋,是为雅好。” 对于纪清远自己的经历,纪清远感叹地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曾是学业被荒废的一代”。“文革”开始时,纪清远12岁,在那个混乱年代,他执著于自己的爱好,天天在家里画画,同...
在仲秋之际,我们来到毗邻东三环的北京画院,不大的院区,看上去感觉很平常,只有齐白石等几位画坛大师的小幅黑白照片镶嵌在墙壁上,像一座淡泊宁静的书斋,惟一的装饰便是迎门而立的天井里一片绿色的树木和四季争艳的花卉,给人提供了一种幽静、脱俗和激发灵感的空间,然而这里却承袭着辉煌历史、云集了众多中国画坛名流精英和他们创作出的无数传世之作。 在位于二楼的一间敞亮的画室里,我们见到了同为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
翰墨戏韵 画家:卢平
美术,顾名思义就是美的塑造,如果脱离了这个原则就不叫美术,美术的功能就是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美是多种多样的,有写实的美,夸张的美,抽象的美,装饰的美。也有粗犷的美,细腻的美,抒情的美,恬静的美。百花园里,牡丹好,丁香也好。如果只是一花独放必定是索然无味的。 美术不能离开美的范畴,否则就变成丑术了。人类生活需要美的滋润,美的作品让人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丑陋的东西使人消沉、颓废。不能称得上是艺术品。 美...
关键词:卢平美术
三八妇女节,《北京电视周报》刊登北京画苑女画家卢平专题。
图片新闻
©2014-2024 www.xda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德艺先道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54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3546号
德艺先道艺术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