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道艺术网
当前位置:学术研究 >> 专访 >> 正文
妙手丹青写春秋
2016-03-24     来源:原创
分享到:
[摘要]“我十分欣赏天道酬勤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朝一夕,要靠长期的实践磨练,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迷惘与顿悟、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让画家和他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侗家又逢丰收年》 122x212cm繁忙的...

“我十分欣赏天道酬勤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朝一夕,要靠长期的实践磨练,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迷惘与顿悟、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让画家和他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侗家又逢丰收年》 122x212cm


繁忙的都市,人来人往的地铁站里,行色匆匆的乘客们很少会为什么人或事停下脚步。然而,在北京地铁7号线百子湾站,行色匆匆的乘客往往会被车站里那幅高3米、长24米的大型壁画所吸引。在这幅《百子图》中,共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们或乐或喜,或博弈抚琴,或玩耍谈天,形态各异,生动传神,中间还辅以葫芦、牡丹、仙鹤、麒麟等喻意吉祥的吉物珍禽。作者希望通过这幅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这幅壁画的作者之一,是素有画坛才女之称的画家卢平。



作为圈内为数不多获得广泛认可的女性画家之一,卢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受到国内外书画界的广泛关注。1982年,她毕业创作的《摇篮小曲》《竹楼之春》《蕉林晨晖》《澜沧晚霞》四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她在美术界就已经小有名气了。1984年,她创作的《巴山新市》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全国美展被称为美术界的奥运会,每5年举办一届。5年后,她的作品《彝家情》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后来,她的作品又连续入选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美展,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国家博物馆收藏。


《芭蕉林》 137x68cm


卢平,1958年出生于天府之国成都。因为父亲热爱绘画,受家庭影响,卢平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父亲去郊外写生时喜欢带着卢平一起去。每次外出写生,卢平总是拿个小板凳安静地坐在父亲旁边,看父亲画画看得非常认真专注。


《母子情》  随“神六”上太空  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有一次,父亲带卢平去看电影《白毛女》。看完电影后,卢平靠着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了一套白毛女的连环画。虽然笔法很幼稚,但是人物形象却非常生动,父亲很高兴看到女儿有绘画天赋,于是开始用心培养她。那时候,因为家中藏有不少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苏里柯夫的画集,她就经常临摹那些大师的作品。


京剧大师程砚秋


上世纪70年代初,四川文艺界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为了培养新的艺术家,成都市“五七”艺校诞生(艺术中专),其中设有美术班。卢平得知消息后去应考,但是招生要求学生年龄在17岁以上,而当时的卢平只有13岁。因为她年龄太小,学校在录取她时引起了一番争议。最终,凭借着突出的成绩,她被破格录取,成为美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名学员。考上艺校后,她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特别发奋努力。“经常是同学们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一个人提着画箱出去写生。”


《欢乐的泼水节》  124x248cm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凭借着年少时打下的扎实基本功,1987年恢复高考之后,卢平如愿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经过本科4年的深造,她的艺术眼光及能力获得很大提高,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1985年她调入北京画院任专业画家,从此走上专业绘画的道路,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理想 情谊》 180x96cm



作为一位潜心钻研的艺术家,卢平在30多年的创作中,对于绘画创作积累了不少自己的经验体会。

早期,卢平将主要精力放在人物工笔画的创作上,并不断尝试创新。她的艺术修养非常全面,不仅国画画得好,素描、色彩、油画也都画得非常好,基本功很扎实。她一直致力于中西绘画的融合,在进行工笔画的创作时,大胆地用色、用墨,注重画面的色调和意境的营造,把工笔画精致的刻画和西画浓郁的色彩相结合,又用工笔传统的手法渲染使画面交相辉映。同时在线条上十分考究,粗细变化分物象、分层次。


《黔南春晓》


进入中年后,卢平对变幻无穷,能挥洒灵气的水墨画更为倾心,“因为水墨写意画更能充分体现中国画‘穷神变,测幽微’的无尽韵味”。然而在创作中,卢平渐渐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的水墨画无法像工笔画那样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物体。怎样才能把水墨画和工笔画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卢平开始了新的尝试。在创作中,她充分发挥生宣的特点,把水墨画淋漓尽致的笔墨韵味和工笔画细致入微的刻画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水墨画不容易深入刻画和工笔画容易画得呆板的缺点,使两者优势互补,使画面虚实相间,收放有致。经过了一系列的尝试后,她创作的一批小写意人物画作品,笔墨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风清月淡箫声远


除了创新之外,卢平还十分注重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她说,艺术如果离开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她经常深入到乡村或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为那些地方与她儿时的成长环境相似,而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激发了她的灵感。作为画家,卢平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创作了大量表现妇女儿童的作品。在她笔下,淳朴的川娃儿、郁郁竹林中的傣家姐妹和皑皑雪原中的藏族妇女无一不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温馨的生活气息。卢平说,“她们像大自然的儿女一样,自然、质朴。我在那里更能捕捉到纯朴的风土人情,与之心心相印。”


收获时节


卢平常说,“要想让你的作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在她看来,艺术的本质在于“情”,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以情动人。作者陶醉于生活的感受,作品才能感染别人,才能引起观者的无尽联想和心灵的碰撞,“意在画外才是作品真正的成功。”当然,成功在于这个心灵的“碰撞点”,而要找到这个最佳点,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悟性。

或许就是因为卢平作品中流淌出的细腻感情,有人这样评价卢平的作品,“观卢平的画有一种温柔、纯美的气质深深打动你,像读一首抒情的田园诗,馥郁芬芳,沁人肺腑。似乎把你带到了芬芳秀丽的田园里休息停留,听潺潺流水和林间的小鸟婉转的吟唱,乡间水边美丽的女子生活劳作,如潮如雾的景色中,缕缕春光露出勃勃的生机。”



《水清鹅肥》 96×180cm


1993年,香港出版的《中国画与收藏》一书中把卢平列为中国最有前途的第四代画家之一。一位知名美术评论家则表示,“在当今画坛上几位颇有成就的女画家,除了周思聪,卢平更应该值得关注,她很有潜力和发展空间,日后定成大器。”

竹林晨曦


时至今日,卢平在画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探索艺术的脚步。她说,“我十分欣赏天道酬勤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朝一夕,要靠长期的实践磨练,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迷惘与顿悟、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让画家和他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视频:卢平--妙手丹青写春秋

分享到:
©2014-2024 www.xda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德艺先道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54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3546号
德艺先道艺术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