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它,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不屈; 它,被陶渊明赋予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 它,也是孟浩然笔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恬淡,它,便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 如何用笔墨在纸上描绘出一朵朵清寒傲雪、怡然自得的菊? 且看本期《清远讲画》!主讲:纪清远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北京画院 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 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可说明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苏轼还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想要苗条别吃肉,想要高雅嘛,种竹呗!在家种不了竹,难道还不能画一幅?竹,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多种形象,常青之竹、空心之竹、弯而不折之竹、生而有节之竹、挺拔俊逸之竹……这些形象特征构成了竹独树一帜的品格与气韵,是青春永驻、是虚怀若谷、是刚柔并济、是高风峻节、是刚正不阿……如此多性格的竹在中国画中是如何展现的呢...
  • 兰花,自古就被称花中君子。它“色清、气清、神清、韵清”,人们由此常以它来象征美好的品格与节操。历代文人墨客都争相赞咏兰花,兰花诗、兰花画、兰花乐等等比比皆是。中国画中的兰花,重在将兰花几笔的功夫将兰花的神韵与气质点出。不如一起来看本期《清远讲画》示范如何“画”兰花!主讲:纪清远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北京画院 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只是一种植物,也是中国的文人雅士表达情感与个人志趣的一种意象。梅以其独特的品格让古往今来的画者都为它神往,咏梅之词甚多,而赞梅之画的篇幅也绝不可小觑。梅之神、梅之韵、梅之态是如何现于画纸之上的呢?本期《清远讲画》一笔一笔“话”给你!主讲:纪清远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北京画院 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 “气韵”是界定中国画审美的根本性标准之一,而它始自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中“气韵生动”一条。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其中之二,是前两期详述过的“随类赋彩”与“骨法用笔”。“气韵”听起来很虚无缥缈,用它来衡量一幅画作的美与否,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呢,为何它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如此超然?本期《清远讲画》带你剖析中国画中的“气韵”。主讲:纪清远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 专家北京画院 艺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