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河间才子纪昀”于京城中进士、入翰林,在珠市口西大街三进大院落一住就是30余年,直至他以82岁高龄谢世。文达公后人曾将院落“半赁”,后几易其主。民国时为直隶会馆公产,上世纪30年代为“北平国剧学会”所用,梅兰芳、余叔岩、萧长华、张伯驹等京剧大师都曾于紫藤萝下赏花、谈艺。后来富连成科班在此安营扎寨。1959年晋阳饭庄自山西迁入此处一直到今天。其幽雅的文化环境为京城的文人、学者所青睐,老舍、臧克家等都曾在此祝寿赋诗唱和。
那是2000年夏季,纪清远听说“两广大街”要拓宽改造,为此专门察看了市区地图,故居正在珠市口西大街路北,恐怕难逃厄运。他心里非常着急。回忆当时的情景,纪清远说:“那条路东西走向,是京城主干道之一。马路确实很窄,只有20米宽吧,明显不适应现代交通需求。我记得当年这条路要扩至70米左右,位于这街边的纪晓岚故居就在拆迁线之内。想到那古藤和后院的海棠将顷刻之间不再摇曳生香了,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2000年5月,纪清远与那时尚健在的贾兰坡先生,还有史树青先生等老专家学者和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多人联名给北京市委、市政府写信,恳请修路时保护故居。没几天,北京市政协就通知纪清远和许多专家学者参加视察“两广路”的活动。
北京“两广路”上的人文景点很多,但保存最好、最有文化价值的是纪晓岚故居。那天上午,当专家学者来到纪晓岚故居时,市政协一位领导告诉纪清远,市领导非常重视他们的建议。上午视察,下午开会,会上市规划局单霁翔局长宣读了刘淇市长的批示:“此处文物应妥善保护,道路不必求直,能让则让。”获得委员专家们的一片掌声。因此,有关部门为此又重新设计了拓路方案。结果,路是南躲北让,有文物的路段人说路“弯曲得像条龙”,但为后代留下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名人故居和文化亮点。
纪清远说:“2000年中秋节,现在的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贾庆林同志来北京画院视察工作,来到我们俩人的画室,当即就问我:‘那件事满意吗?’我当时很激动,连声致谢。贾书记在百忙之中还记得我,还记得保护故居的事。同时,贾书记还与我们合影留念,真让我感动。”
到2001年,纪清远又琢磨,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故居又在北京,很能体现历史风貌。这些年我们有机会出国办画展,对一些国家的文化风貌有所了解,现在许多国家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资源。而北京作为文化名城,历朝古迹和名人故居其实很多,但是过去保护得不太好。国家能花巨资把纪晓岚故居保留下来,绝不是为了一座饭庄,能不能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恢复其原貌?实现它应有的鉴史、育人作用。不久,他又是一番上书,得到了季羡林、郑孝燮、朱家氵晋、史树青、、舒乙、李燕和王为政、郑建邦等先生的支持。著名专家学者们希望恢复纪晓岚故居的本来面目,建立纪念馆。市委、市政府跟上一次一样,非常重视这个建议,迁出了晋阳饭庄。拨款修缮和恢复故居原貌,修缮于第二年的10月底完工。纪清远说:“这件事很有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后人从中能看到自己的来路。一个民族丧失了根脉,还有什么特色和民族精神呢?”
2001年10月7日,阅微草堂旧址开工仪式在晋阳饭庄前举行。2002年11月30日,修葺一新的纪晓岚故居正式开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正如“岁月舒长景,光华浩荡春,虚竹幽兰生静契,和风朗月惬天怀”。尽管室内的“明清家具”是新置办的,院里廊柱上的楹联却是纪大学士的手迹,只不过,历经200多年的世间风霜,今天的人们才重新认识这个“清朝第一才子”。当他从历史的角落、岁月的风尘中走出,他自证了他的语句:“岁月舒长景”,你不能不相信,这是历史的智慧。
纪清远说:我的一个愿望就是将“纪晓岚故居”升格为“纪晓岚纪念馆”。“牌匾早已写好,是启功先生的墨宝。我期待着,相关的文物、遗物能回归老宅,那时启功先生笔力遒劲的牌匾,就能高悬于门楣之上”